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對外交流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
專業解析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80年代以后,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些師范類大學要為中學語文教學培養教師開設該專業,綜合類大學在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設有中文系。一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作家、記者、劇作家,對中國人文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和研究的課程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必修的大學公共課程,二是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另外,各個學校還會根據本校教師的治學專長,開設一些選修課,比如古典文學方面的某個作家研究,如對杜甫、李白、蘇軾、李清照等比較著名的作家所開的專題,某部作品研究的專題,某種文體及流派研究等。在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戲劇、語言等幾個方面也會開設和專業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選修課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有側重地進行選修。漢語言文學專業由于開設歷史較長,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開拓,所積累下來的知識很多,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F在,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針對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與文字處理有關的工作這一客觀現實,大都開設了中文信息處理方面的課程,使學生掌握辦公自動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學生通過專業學習,不但可以豐富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而且可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畢業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應手。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一般文筆較好,思維活躍,可以勝任很多工作??梢栽谛侣劤霭嫦到y,例如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單位找到記者、編輯等適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宣傳部門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較強的分析、研究能力,對文學及寫作又比較感興趣,可以選報該專業。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比較平穩,不那么熱門,但總體情況還比較好。
發展狀況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文系的主干專業,最早設立這一專業的是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的中國文學。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作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標志著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的一門獨立學科,這之后較早設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等學府還有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文系等,其間這一學科在研究和教學中曾涌現過魯迅、胡適、劉半農、沈從文、王力、廢名等大批著名學者。
建國以后,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很快;另一方面隨著民智的啟發,文化受到重視,一時間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招生規模也逐步擴大。但在“文革”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受到重挫,不僅高校停止招生,許多著名專家學者也紛紛受迫害,大量歷史文獻、論著被損害,這給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損失。文革結束以后,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原有高?;謴土诉@一專業的招生,并有不少新興院校陸續增設了這一專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又重現蓬勃生機。
目前國際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狀況也已具有一定規模,尤其是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著眾多外國學者。截至1985年底,就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所高等學校設立了中文系或中文專業,甚至中小學都開展了漢語教學。另外每年都會有大批留學生、學者到我國研究、學習,國內許多著名學者也應邀出國講學,而西方的學術精神、學術方法與東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這也很好地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進展很快,目前幾乎所有的綜合性大學、專業院校的中文系及相關院系都設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其中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文化學院語言文學系等最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關院系中,很多還開設了碩士點、博士點,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例,共有2個研究所、2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科研重點基地、5個全國重點學科和7個博士點、11個碩士點、1個博士后點。在師資力量上,有在編教工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員39人,45歲以下教員58人,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本科生6000多名,碩士生1000多名,博士生300多名)??蒲谐晒麅H新時期以來22年間,就發表出版了專著約600多部,學術論文450篇。
就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專業的分布來看,大致可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大類,它們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馬列文論、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于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
2.掌握該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新聞、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3.具有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
4.了解我國關于語言文字和文學藝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
6.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
主干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影視文學、文學概論、美學、古代文論、西方文論、中國文化概論、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寫作、中國古典文獻學、民俗學、邏輯學、書法等。
教學環節
包括教學實習、論文寫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就業前景:主要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
就業方向
自考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就業率高,就業待遇豐厚,學生畢業后可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工作。
就業信息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
廣東、上海、北京、湖北、江蘇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27.63%
錄取研究生:21.12%
其它事業單位:9.63%
國有企業:9.56%
機關:7.7%
部隊:2.86%
民營及私營企業:2.83%
高等學校:2.59%
出國:2.23%
三資企業:1.57%
金融單位:1.44%
科研設計單位:0.46%
醫療衛生單位:0.05%
其它:0.02%
注:該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漢語言文學78..02%、中國文學95.52%、漢語言文學教育96.46%。
以上信息來源于百度百科,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boss@holyedu.cn。